竽
竽(现称为"笙")是一种源自中国的管乐器,可吹可吸的乐器,可以集体吹奏表演,后来亦传至东亚其他地区。中国古代齐宣王时有成语“滥竽充数”中的竽便是指这个乐器。
竽
yú
竽yúnoun
(形声。从竹,于声。从竹的字有时与乐器有关。本义:古簧管乐器。形似笙而略大) 同本义。战国时盛行于民间 / 竽,竹三十六簧也。——《说文》。按,管乐也。 / 调竽奇声以耳异。——《荀子·正名》
又如:竽瑟(竽与瑟);竽籁(指笙和箫)
Words containing the character 竽 :
竽
康熙字典字头:竽
康熙字典路径:【未集上】【竹字部】
【广韵】羽俱切
【集韵】
【韵会】
【正韵】云俱切,𠀤音于。
【说文】竽,三十六簧乐也。
【周礼·春官疏】竽长四尺二寸。
【注】竽,管类。用竹为之,形参差象鸟翼。鸟,火禽。火数七,冬至之时吹之,冬水用事,水数六,六七四十二。竽之长,盖取于此也。
【世本】随作竽。
【释名】竽,污也。其中污空。
【博雅】竽,象笙,三十六管,宫管在中央。
【乐书】近代笙竽十九簧,竽与笙异器而同和,故《周官》竽与笙均掌之笙师。
【周礼·春官】笙师掌敎吹竽。
【礼·乐记】君子听竽笙,则思畜聚之臣。
【易通卦验】冬至,吹黄钟之律,闲音以竽。
【老子·道德经】服文采,带利剑,厌飮食,而资货有余,此之谓盗竽。
【注】竽者,五声之长也。竽倡则众乐皆和,大奸倡则小盗和,故曰盗竽。
【集韵】或作𥫡。
考证:〔
【释名】竽,污也。其中汗空。〕 谨照原文汗空改污空。〔
【礼·乐·记】君子听笙竽,则思畜聚之臣。〕 谨照原文笙竽改竽笙。
竽
竹部
管三十六簧也。
从竹亏聲。
竽
6部
yú<名>一种像笙的乐器。《韩非子·解老》:“~也者,五声之长者也。”成语有“滥竽充数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