笏
笏
hù
笏hù
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,用玉、象牙或竹片制成,上面可以记事:朝(ch俹 )~。“京兆尹郑叔则,怫然曳~却立”。
笏hùnoun
(形声。从竹,勿声。本义:古代朝见时大臣所执的竹板,用以记事)
手板
笏板。古代君臣在朝廷上相见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,按品第分别用玉、象牙或竹制成,以为指画及记事之用 / 笏,礼玉藻。笏天子以球王;诸侯以象,大夫以鱼须文竹、士竹、本象可也。——《说文》 / 荐笏言于卿士。——唐·柳宗元《柳河东集》 / 曳笏却立。 / 持一象笏互。——明·归有光《项脊轩志》
又如:笏击(用笏板扑击);笏囊(盛笏板的袋子);笏帛(盛笏的袋);笏板(即笏,手板)
旧时戏班用来写戏目供人点戏用的手板也称“笏” / 只见一个掌班拿着一本戏单,一个牙笏。——《红楼梦》
量词金银的计算单位。铸金银成笏形,一枚为一笏 / 众情危惧,共请主人,愿以白金十笏赎之。——五代·刘崇远《金华子杂编》
指成锭的东西 / 魏禧乃检箧中,得笔二管、墨一笏赠之。——清·温睿临《南疆逸史》
Words containing the character 笏 :
笏
其他:
punch ball
生活词典:
料liào
material
这点儿料哪够用呢?
Is this little bit of material enough ?
笏
康熙字典字头:笏
康熙字典路径:【未集上】【竹字部】
【广韵】
【集韵】
【韵会】
【正韵】𠀤呼骨切,音忽。公及士所搢也。
【礼·玉藻】笏,天子以球玉,诸侯以象,大夫以鱼须文竹,士以竹本象可也。笏度二尺有六寸,其中博三寸,其杀六分而去一。凡有指画于君前用笏,造受命于君前则书于笏。
【左传·桓二年】衮冕黻珽。
【注】珽,玉笏也,若今吏之持簿。
【晋书·舆服志】古者贵贱皆执笏,有事则搢之于腰带。
【释名】笏,忽也,备忽忘也。
【广韵】笏,一名手版,品官所执。
【舆服杂事】五代以来,惟八座尚书执笏,以笔缀手版头,紫囊裹之。其余王公、卿、士但执手版,主于敬。不执笔,示非记事官也。
【正字通】明制,笏,四品以上用象牙,五品以下用木,以粉饰之。 又
【韵会】通作曶。
【史记·夏本纪注】郑康成曰:曶者,臣见君所秉,书思对命者也。君亦有焉。 又
【集韵】武粉切,音刎。笢笏,手循笛孔貌。
【马融·长笛赋】笢笏抑隐,行入诸变。 又
【集韵】文拂切,音勿。笢笏,繁密貌。
考证:〔
【礼·玉藻】笏,天子以璆玉,诸侯以象。〕 谨照原文璆玉改球玉。〔笏度二尺有六寸,其中博二寸。〕 谨照原文博二寸改博三寸。
笏
竹部
公及士所搢也。
从竹勿聲。
案:籒文作𡇉,象形。
義云佩也。
古笏佩之。
此字後人所加。
笏
6部
hù<名>朝笏,古代君臣朝见时所拿的手板。可用以记事或指画。《答韦中立论师道书》:“至外廷,荐~言于卿士。”《项脊轩志》:“持一象~至,曰:‘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