酷兔词典首页

n.
[繁体]十
[拼音]shí
[英文]
ten, decade

汉语小字典:



(1)自然数的第十位。大写作“拾”,阿拉伯数字作“10”。
(2)数目是十的。如:“十人”、“十个”、“十年寒窗无人问,一举成名天下知。”
(3)满足、达到极点。如:“十足”、“十分”、“十全十美”。




shí
shínumber
(指事。甲骨文象用一根树枝代表十,金文象是结绳记数,用一个结表示十。后来一点变成了一横。本义:九加一的和)
同本义 / 十,数之具也。—为东西,|为南北,则四方中央备矣。——《说文》 / 十是数之小成。——《左传·僖公四年》疏 / 十亩之间兮。——《诗·小雅·六月》 / 兵也者,审于地图,谋十官。——《管子·七法》 / 天下欲反,十室九空。——葛洪《抱朴子·用刑》 / 与吾祖居者,今其室十无一焉。——唐·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
又如:十里长亭(古时设在路旁的亭子,常用作送别饯行之处);十番(合奏乐以十种乐器演奏的名称);十牌(十户人家。牌:门牌);十地(佛教称菩萨修行渐近于佛的十种境界);十生九(死的歇后语);十方地面(庙宇。佛教指东、西、南、北、东南、西南、东北、西北和上下);十方常住(寺庙。佛教认为“不变”为常住。寺庙是不变的,故称);十有九就(十成之中有九成可望成功)
指十分;十份 /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。——宋·王安石《游褒禅山记》
又如:十一(十分之一);十半(十分之五)
表示约数。犹言十来个 / 辱十城之虚寿,奄咸阳以取隽。——《文选·潘岳·西征赋》
特指十倍。如:十伯(十倍百倍)
序数的第十位 / 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。——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
又如:十五删(诗韵中上平声第十五个韵目);十四寒(诗韵中上平声第十四个韵目);十三元(依据《佩文诗韵》“元”字列在上平声第十三位,故称)
shíadjective
表示多;齐全;完备 / 九十其仪。——《诗·豳风·东山》 / 十目所视,十手所指,其严乎!——《礼记·大学》
又如:十郎八当(落花流水,七零八落);十变五化(变化多端);十亲九眷(众多亲戚);十相具足(十分美貌);十相俱足(娇妻美妾俱全);十数(十多;十几,表示众多);十荡十决(多次冲击均能破敌);十万(数目。又形容数量极多);十恶五逆(种种不可赦免的大罪);十尧(圣人众多);十朋(许多朋友);十有八九(绝大多数)
通“什”。杂。如:十锦;十样锦(有各种不同花纹的织锦)
Words starting with 十 :
Words containing the character 十 :



甲骨文 : 古时人们使用算筹来记录数目,竖置一根算筹,表示数目「十」,与横放的一根算筹表示数目「一」作区别。

金文和小篆 : 开始在竖画上加一小点,到了小篆便书写成一横一竖的十字形。

标准字形 : 字形与小篆略同。

康熙字典字头:十
康熙字典路径:【子集下】【十字部】


【唐韵】

【韵会】是执切

【集韵】寔入切

【正韵】寔执切,𠀤音拾。

【说文】十,数之具也。一为东西,丨为南北,则四方中央具矣。易,数生于一,成于十。

【易·系辞】天九地十。

【前汉·韩安国传】利不十者,不易业。又通作什。

【孟子】或相什百。

【前汉·谷永传】天所不飨,什倍于前。

【枚乗传】此其与秦地相什,而功相百。又

【韵会】令官文书借作拾。又

【陆游老学庵笔记】转平声,可读为谌。白乐天诗:绿浪东西南北路,红栏三百九十桥。宋文安公宫词:三十六所春宫馆,一一香风送管弦。鼌以道诗:烦君一日殷勤意,示我十年感遇诗。



數之具也。

一爲東西,|爲南北,則四方中央備矣。

凡十之屬皆从十。


2
shí
①<数>十。
②<数>泛指数目大。《行路难》:“金樽清酒斗~千。”
③<数>十倍。《谋攻》:“~则围之,五则攻之。”
④<数>十分之……。《陈涉世家》:“而戍死者固~六七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