酷兔词典首页

n.
[繁体]綆
[拼音]gěng
[英文]
rope

汉字演化:

'绠'字的金文大篆写法
金文大篆
'绠'字的小篆写法
小篆
'绠'字的隶书写法
隶书
'绠'字的楷书繁体写法
楷书繁体
'绠'字的楷书简体写法
楷书简体




(綆)
bǐng
bǐngnoun
轮辐近轴处向外突出的部分 / 绠,车轮也。——《类篇·系部》
另见gěng
gěng
gěngnoun
(形声。从糸(mì),更声。本义:井绳)
同本义 / 绠,汲井索也。——《说文》 / 具绠缶。——《左传·襄公九年》 / 绠短者,不可以汲深。——《庄子·至乐》
又如:绠缶(汲水的绳索和器具);绠短绝泉(绠短汲深)
泛指绳索。如:绠套(牲口的绳套);绠绁(绳索);绠縻(绳索)
另见bǐng
Words starting with 绠 :
Words containing the character 绠 :



其他:

low mass

计算机/互联网词典:

医药卫生词典:

Wood Ear(Auricularia polytricha)木耳属真菌学分类属担子菌纲,木耳目,木耳科。国内有8个品种。木耳菌状如耳朵,寄生于枯木上,含糖类、蛋白质、脂肪、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



新鲜的木耳呈胶质片状,半透明,成圆盘形,侧生在树木上,耳形不规则形,耳片直径3~12厘米,有弹性,腹面平滑下凹,边缘略上卷,背面凸起,并有极细的绒毛,呈黑褐色或茶褐色。干燥后收缩为角质状,硬而脆性,背面暗灰色或灰白色;入水后膨胀,可恢复原状,柔软而半透明,表面附有滑润的粘液。


木耳又称黑木耳。木耳的担子果薄,有弹性,富于胶质,半透明,中凹,常呈耳状、杯状或叶状,平滑或有脉络状皱纹,红褐色,干燥后收缩。生长在山林或庭园中的栎、榆、杨等阔叶树的腐木上。中国的木耳产地很文,以四川和贵州为最著名。人工栽培木耳在中国已有几百年的历史。人工栽培木耳有段木栽培和塑料袋栽培等方法。段木栽培即在段木上接种栽培。塑料袋培即按一定要求制作聚丙烯薄膜袋,袋口上套硬塑料环。用杂木屑、米糠、白糖等原料配制成培养料装入袋中,经灭菌后,接上原种,加以培养管理。待木耳子实体长到耳边展开,富有弹性时即可采收。木耳是中国重要的食用菌,富含蛋白质、脂肪、糖类及多种维生素,脆嫩可口,风味独特,营养价值很高。由于木耳有润肺和清涤胃肠的作用,所以是纺织工人和矿山工人的重要保健食品。对痔疮出血、子宫出血、腰腿疼痛、抽筋麻木以及误食毒蕈等都有一定疗效。


木耳质地柔软,口感细嫩,味道鲜美,风味特殊,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著名食用菌;可素可荤,不但为菜肴大添风采,而且能养血驻颜,祛病延年


现代营养学家盛赞黑木耳为“素中之荤”,其营养价值可与动物性食物相媲美。

名称词典:

mu er

康熙字典字头:绠
康熙字典路径:【未集中】【纟字部】
〔古文〕䋁

【广韵】

【集韵】

【韵会】

【正韵】𠀤古杏切,音梗。

【说文】汲井绠也。

【扬子·方言】繘,自关而东,周洛韩魏之间谓之绠。

【庄子·至乐篇】绠短不可汲深。

【玉篇】亦作䋁。 又

【集韵】必郢切,音餠。

【周礼·冬官考工记·轮人】视其绠,欲其蚤之正也。

【注】绠,读为餠,轮箄也。 又

【集韵】补满切,音䬳。义同。


3
gěng<名>井绳。《荀子·荣辱》:“短~不可以汲深井之泉。”成语有“绠短汲深”。比喻力不胜任或力小任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