酷兔词典首页

n.
[繁体]者
[拼音]zhě
[英文]
person

汉语小字典:



(1)人或事物的代称。如:“读者”、“记者”、“作者”、“好事者”。
(2)文言助词,用于句中,表示语气略作停顿。如:“礼义廉耻者,四维也。”
(3)文言助词,用于句末,表示语气结束。如:“大人者,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。”

汉字演化:

'者'字的金文大篆写法
金文大篆
'者'字的小篆写法
小篆
'者'字的楷书繁体写法
楷书繁体
'者'字的楷书简体写法
楷书简体




zhě
zhěpronoun
(《说文》:“别事词也。相当于“这”)
同本义 / 那边走,者边走,莫厌金杯酒。——五代·王衍《醉妆词》
又如:者回(这回);者般(这般);者流(犹言这个流派);者番(这番;这次);者里(这里);者个(这个);者边(这边)
用在形容词、动词、动词词组或主谓词组之后,组成“者”字结构,用以指代人、事、物
指代人 / 知人者智,自知者明。——《老子》 / 射者中。(射的射中了目标。这里指宴饮时的一种游戏,射中的照规定的杯数喝酒。)——宋·欧阳修《醉翁亭记》 / 读书者有几。——清·袁枚《黄生借书说》 / 后死者。——孙文《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》
指代事或物 / 逝者如斯夫!不舍昼夜。——《论语》 / 吾君在前,叱者何也?——《史记·平原君虞卿列传》
用在数词之后,指代上文所说的几种人或几件事 / 老而无妻曰鳏,老而无夫曰寡,老而无子曰独,幼而无父曰孤。此四者,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。——《孟子》 / 二者不可得兼。——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
zhěparticule
用在表时间的名词后面,表示停顿 / 昔者,吾舅死于虎,吾夫又死焉,今吾子又死焉。——《礼记》
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/ 马之千里者,一食或尽粟一石。——唐·韩愈《杂说》
用于名词之后,标明语音上的停顿,并引出下文,常表示判断 / 仁者,天下之表也。——《礼记》 / 北山愚公者,年且九十。(者,语气助词,表提顿。)——《列子·汤问》 / 中有鲁人冯三保者,精技击。——清·徐珂《清稗类钞·战事类》 / 不知忠义者圣贤家法,其气浩然,常留天地间。——清·全祖望《梅花岭记》
用在句末表示语气完毕 / 大人者,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。——《孟子》
用在句末,与疑问词相配合表示疑问 / 飘风不终朝,骤雨不终日,孰为此者?——《老子》
表示祈使语气 / 琴童接下马者!——《西厢记》
表示商榷 / 今汉继大乱之后,若宜少损周之文致,用夏之忠者。——《汉书》
表示比拟,相当于“…的样子” / 于是公子立自责,似若无所容者。——《史记》
“者也”两个语气词连用,起加强语气的作用,语气重点在最后一个语气词上,“也”在这里强调了肯定的语气 /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。——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
zhěadjective
轻狂 / 一时甜如蜜,一时辣如椒,没定准的冤家也,看你者到何时了?——明·冯梦龙《桂枝儿·者妓》
虚假,不老实 / 今以称人之不老实者曰“者”。——明·顾起元《客座赘语》 / 娼妓之家,讳“者、扯、丐、漏、走”五个字。——《水浒传》
通“诸”(zhū)。众多 / 相总要者官谋士。——《管子·君臣上》 / 天下遇,者监和。——《管子·五行》 / 者生无易由言。——《盐铁论·散不足》
zhěnoun
假借,借口 / 他弄个光皮散儿好看,者着求医治树,单单了脱身走路,还顾得了你和我哩!——《西游记》
Words containing the character 者 :



金文和小篆 : 本义未明,在文献中多用作虚词。

标准字形 : 字形与小篆不太相同。

康熙字典字头:者
康熙字典路径:【未集中】【老字部】


【广韵】章也切

【集韵】

【韵会】

【正韵】止野切,𠀤音赭。

【说文】别事词也。从白𣥐声。𣥐,古文旅字。

【韵会】今作者。

【玉篇】语助也。

【增韵】又卽物之辞,如彼者,如此者。

【易·干卦】元者,善之长也。 又

【增韵】又此也。凡称此个为者个是也。今俗多用这字,这乃鱼战切,迎也。 又

【韵补】叶掌与切。

【史记·秦始皇纪】人迹所至,无不臣者。

【注】索隐曰:者,协音渚。

【楚辞·九歌】搴芳洲兮杜若,将以遗乎远者。时不可以骤得,聊逍遥兮容与。

【韵会】者,古文渚字,故从旅声。后人以者添水作渚,以别者也之者,故者但为语助。 又叶阻可切。

【缪袭·挽歌】形容稍销歇,齿发行当堕。自古皆有然,谁能离此者。 又叶之戈切。

【韩愈·卢氏墓铭】命不侔身,兹其奈何。刻名墓石,以告观者。 又

【韵会】说文从白,当作者,今作者。◎按说文在白部,今从正字通倂入。者或从白𣏔声。𣏔,古文困字。



別事詞也。

从钗纺聲。

纺,古文旅字。


4
zhě
①<助>用动词、形容词和动词性词组、形容词性词组的后面,组成一个名词性结构,相当于“……的人(人、事、情况等)”。《归去来兮辞》:“悟已往之不谏,知来~之可追。”
②<代>用在数词后面,往往总指上文所提到的人、事、物。翻译时在人、事、物名称前加“个”、“件”、“种”等。《赤壁之战》:“此数~用兵之患也。”
③<代>用在名词名词性词组后面,起区别作用,可译作“这样的”、“这个”等,有时不必译出。《齐桓晋文之事》:“王曰:‘然,诚有百姓~。’”
④<助>用在句中主语的后面,表示停顿、判断,无实义。《师说》:“师~,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。”
⑤<助>用在因果复句或条件复句偏句的末尾,提示原因或条件。《邹忌讽齐王纳谏》:“吾妻之美我~,私我也。”
⑥<助>用在疑问句全句末,表示疑问语气,相当于“呢”。《鸿门宴》:“客何为~?”
⑦<助>用在时间词后面,起语助作用,可不译。《鸿门宴》:“今~项庄舞剑,其意常在沛公也。”
⑧<助>用某些比况、描写的词语后面,相当于“……的样子”。《黔之驴》:“然往来视之,觉无异能~。”《捕蛇者说》:“言之,貌若甚戚~。”
⑨<助>定语后置的标志。《石钟山记》:“石之铿然有声~,所在皆是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