酷兔词典首页

n.
[繁体]訾
[拼音]zī
[英文]
backbite, evil speaking

汉字演化:

'訾'字的金文大篆写法
金文大篆
'訾'字的小篆写法
小篆
'訾'字的隶书写法
隶书
'訾'字的楷书繁体写法
楷书繁体
'訾'字的楷书简体写法
楷书简体




verb
衡量;计量 / 息耗减损通于不訾。——《淮南子·原道》 / 訾功丈而知人数。——《吕氏春秋·知度》。注:“相也。” / 訾相其质,足以比成事,诚可立而授之。——《国语·齐语》
又如:訾粟(度量粟米);訾计(估量计算);訾相(衡量省视);訾省(计算、察核财物)
考虑;希求 / 心悁忿而不訾前后者,可亡也。——《韩非子》 / 不訾重器,毋訾衣服成器。——《礼记·少仪》
又如:訾问(考虑、过问)
放纵 / 离纵而跂訾者也。——《荀子·非十二子》 / 小谨者无成功,訾行者不容于众。——《淮南子》
noun
通“赀”。钱财 / 家訾累数巨万矣。——《史记》 / 以訾为骑郎。——《史记·张释之传》 / 以訾助边。——《盐铁论·击之》
又如:訾用(资产财用);訾算(钱财数目。指买官的钱;用钱来计算);訾产(资产,财产)
古地名。在今河南省巩县西南 / 夏,四月,乙酉,单子取訾。——《左传》
疾病 / 岁凶,庸人訾厉,多死丧。——《管子·入国》
又如:訾厉(疾病,灾害)
缺点 / 故子之所刺于礼者,亦非礼之訾也。——《礼记·檀弓下》
又如:訾缺(过错与缺失)
姓。如:訾陬(复姓)
另见zǐ
verb
(形声。从言,此声。本义:毁谤,非议)
同本义 / 訾,訾訾不思称意也。从言,此声。——《说文》 / 四制訾之者,是不知礼之所由生也。——《礼记·丧服》。注:“口毁曰訾。” / 不訾小忿。——《左传·昭公二十一年》 / 公子沓訾之。——《吕氏春秋·审应》。注:“毁也。” / 訾行者不容于众。——《淮南子·泛论》 / 诋訾今古。——《战国策·魏策》 / 故小谨者无成功,訾行者不容于众。——《淮南子·汜论训》
又如:訾美(毁誉);訾怨(诽谤怨恨);訾病(提出他人缺失而加以讥评,非议);訾短(非议,诋毁)
厌恶;极其讨厌并憎恶 / 訾食者不肥体。——《管子》
又如:訾食(厌食);訾怨(厌恨)
指责 / 夫名盛则责望备,实不副则訾咎深。——《新唐书》
又如:訾戈(痛骂弋猎的人);訾咎(指责非难);訾屈(责骂)
另见zī
Words starting with 訾 :
Words containing the character 訾 :


康熙字典字头:訾
康熙字典路径:【酉集上】【言字部】


【唐韵】将此切

【集韵】

【韵会】蒋氏切

【正韵】祖似切,𠀤音子。

【说文】不思称意也。引《诗·小雅》:翕翕訾訾。

【徐曰】言不思称事之意也。今文相承皆作訿。

【尔雅·释训】翕翕訾訾,莫供职也。《诗》《释文》引《韩诗》云不善之意。

【朱传】潝潝,相和也。訿訿,相诋也。 又

【玉篇】毁也。

【礼·曲礼】不苟訾。

【疏】相毁曰訾。

【管子·形势解】毁訾贤者之谓訾。 又

【集韵】本作疵。

【荀子·不苟篇】正义直指举人之过恶,非毁疵也。

【韵会】疵毁字今文相承作訾毁久矣。 又恶也。

【管子·形势篇】訾食者不肥体。

【注】恶食之人忧嫌致疾,故不能肥体。 又恣也。

【荀子·非十二子篇】以不俗为俗,离踪而跂訾者也。

【注】訾读为恣。跂訾,谓跂足违俗而恣其志意也。 又

【广韵】卽移切

【集韵】

【韵会】将支切,𠀤紫平声。义同。 又

【类篇】思也。

【礼·少仪】不訾重器。

【注】訾,思也。

【唐书·李绩传】临时选将,必訾相其奇龎福艾者遣之。

【音义】訾,思也。 又量也。

【前汉·枚乗传】举吴兵以訾于汉。

【李奇曰】量也。

【商子·恳令篇】訾粟而税。

【注】量也。 又限也。

【管子·君臣篇】吏啬夫尽有訾程事律。

【注】訾,限。程,准也。 又病也。

【礼·檀弓】故子之所刺于礼者,亦非礼之訾也。

【注】病也。 又

【扬子·方言】何也。湘潭之原,荆之南鄙,谓何为曾,或谓之訾。若中夏言何为也。

【注】今江东人语亦云訾为,声如斯。 又地名。

【左传·僖十八年】而后师于訾娄。

【注】卫邑。又

【文十六年】以侵訾枝。

【注】楚邑。又

【襄十年】楚伐宋师于訾母。

【注】宋地。又

【昭二十三年】单子取訾。

【注】訾在河南巩县西南訾城是也。

【路史】訾有二:西訾在维,东訾在巩。 又姓。

【前汉·功臣表】有楼虚侯訾顺,又复姓。

【潜夫论】訾辱氏,赵嬴姓也。 又与赀同。财也。

【前汉·司马相如传】更名相如,以訾为郞。

【注】訾读与赀同,财也。以家财多,得拜为郞也。 又通作茈。苻茈,草名。

【后汉·刘圣公传】南方饥馑,人庶掘凫茈而食之。

【注】续汉书作苻訾。 又与觜通。娵訾,北方宿名。亦作娵觜。详角部觜字注。 又

【集韵】

【韵会】𠀤才支切,音疵。亦毁也。

【正韵】才资切,音茨。义同。

【庄子·山木篇】无誉无訾。徐邈读。 又

【正韵】同啙。

【史记·货殖传】呰窳偷生。

【前汉·地理志】作啙。

【徐广曰】啙窳,苟且惰懒也。应劭曰:啙,弱也。师古曰:短也。 又

【集韵】

【正韵】𠀤津私切,音咨。亦思也。 又

【正字通】与咨通。

【前汉·礼乐志】訾黄其何不徕下。

【师古注】訾,嗟叹辞也。黄,乗黄也。叹乗黄不来下也。 又

【集韵】子礼切,音济。

【博雅】諀訾也。 又

【字汇补】宗吴切,音租。足訾,兽名。

【山海经赞】见人则呼其名足訾。 

【集韵】或作𤺒,亦书作訿。

【字汇补】又作𧩢、𧬟,非。
考证:〔

【尔雅·释言】翕翕訾訾,莫供职也。〕 谨照原书释言改释训。〔

【韩诗外传】不善之意。〕 谨按此韩诗章句非韩诗外传也。谨照原书改诗释文引韩诗云。〔

【左传·僖十八年】从师于訾娄。〕 谨照原文从字改而后二字。〔

【襄九年】楚师伐宋师于訾母。〕 谨照左传原文九年改十年。楚字下省师字。〔

【庄子·山水篇】无誉无訾。〕 谨照原文山水篇改山木篇。



不思稱意也。

从言此聲。

《詩》曰:“翕翕訿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