酷兔词典首页

adj.
[繁体]逆
[拼音]nì
[英文]
contrary, opposite, inverse

汉语小字典:



(1)反向、颠倒。与“顺”相对。如:“逆水行舟”、“反向逆行”、“倒行逆施”、“逆流而上”。
(2)违背、不顺从。如:“逆伦”、“叛逆”、“忠言逆耳”。
(3)背叛。如:“逆贼”、“叛逆”、“逆子”。
(4)不顺遂。如:“逆境”、“横逆”、“逆来顺受”。

汉字演化:

'逆'字的金文大篆写法
金文大篆
'逆'字的小篆写法
小篆
'逆'字的隶书写法
隶书
'逆'字的楷书繁体写法
楷书繁体
'逆'字的楷书简体写法
楷书简体




verb
(形声。从辵(chuò),屰(nì)声。本义:迎,迎接,迎着)
同本义 / 逆,迎也。关东曰逆,关西曰迎。——《说文》 / 宣公如齐逆女。——《左传·成公十四年》 / 上卿逆于境。——《国语·周语上》 / 楚庄王伐郑,郑伯肉袒牵羊以逆。——宋·苏轼《留侯论》 / 晋侯逆夫人嬴氏以归。——《左传·僖公二十三年》 / 尝过青城山,遇雪,舍于逆旅。——沈括《梦溪笔谈·人事一》 / 陶子将辞逆旅之馆,永归于本宅。——陶潜《自祭文》
又如:逆战(迎战);逆厘(迎福纳吉);逆劳(迎劳);逆暑(迎夏。迎接暑气到来的祭礼);逆视(迎视);逆送(迎送);逆女(迎接女儿归宁)
迎击;迎战 / 并力逆操。——《资治通鉴》
又如:逆涛(顶着浪涛);逆击(迎击);逆格(迎击);逆拒(迎击,抵御)
倒;反;向相反方向活动 / 水逆流百余里。——郦道元《水经注·江水》
又如:逆电流;逆鳞(倒生的鳞片);逆向(反方向);逆溢(水倒流泛滥);逆推(由下向上、由后向前推测)
抵触;不顺;违背 / 逆节伤化,不道。——《汉书·赵尹韩张两王传》 / 本末舛逆,首尾衡决——汉·贾谊《治安策》 / 且以一璧之故,逆强秦之欢,不可。——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 / 忠言逆耳。——明·刘基《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》
又如:逆时代潮流而动;逆拂(拂逆);逆辞(违背礼数的言辞);逆意(违背尊长的心意);逆节(违背法度);逆道(违背事理);逆理(违背事理);逆负(违背辜负)
颠倒 / 大事于大庙,跻僖公,逆祀也。——《左传·文公二年》
又如:逆毛(倒向生长的毛);逆祀(颠倒祭祀的顺序);逆折(倒向回旋);逆箭(倒插在袋中的箭)
叛乱,谋反 / 恐开奸宄之源,生逆乱之心。——《后汉书·班超梁传》 / 叔侄为逆。——宋·文天祥《指南录·后序》 / 逆阉防伺。——清·方苞《左忠毅公逸事》
又如:逆计(谋反的计划);逆变(变乱);逆属(叛乱者的亲属);逆孽(背叛的罪恶);逆藩(叛逆的藩邦、藩臣);逆谋(叛逆的阴谋);逆俦(逆党)
抗拒 / 故专兵一志以逆秦。——《战国策·齐策三》
又如:逆命(抗拒命令);逆遣(拒却;辞绝);逆呵(逆拒并呵斥);逆拒(拒绝);逆斥(排斥)
预测;揣度 / 我有亲父兄,…恐不任我意,逆以煎我怀。——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
又如:逆志(猜测其志向);逆断(预料;推测);逆臆(预料、猜想)
退却。如:逆窜(逃窜);逆退(后退;倒退);逆走(退走,逃走)
回旋。如:逆转(回旋);逆环(指回旋的水流);逆折(水流回旋的样子)
adverb
事前,预先 / 周、王既入,始至阶头,帝逆遣传诏遏使就东厢。——《世说新语·方正》
又如:逆告(预告);逆知(预先知道);逆计(预先想到);逆诈(事先即怀疑别人会欺骗自己);逆备(预先防备);逆数(预测未来);逆睹(预见,预知)
noun
叛逆 / 数(斥责)吕师孟叔侄为逆。——文天祥《指南录后序》
中医指气血不和、胃气不顺等所致病症。如:逆胪(中医病名);逆气(中医指气逆行不顺之症)
Words starting with 逆 :
Words containing the character 逆 :



甲骨文、金文和小篆 : 字像一个迎面而来的人,下面的「止」表示相迎而往,本义是「迎接」。

标准字形 : 字形与小篆略同。

康熙字典字头:逆
康熙字典路径:【酉集下】【辵字部】


【唐韵】

【正韵】宜戟切

【集韵】

【韵会】仡戟切,𠀤凝入声。

【增韵】迕也,拂也,不顺也。

【释名】逆,遌也。不从其理,则逆遌不顺也。

【书·大禹谟】从逆凶。

【注】言悖善从恶也。又

【太甲】有言逆于汝心。

【注】人以言拂逆也。 又

【广韵】乱也。

【礼·孔子燕居】勇而不中礼,谓之逆。

【前汉·武帝纪】大逆不道。 又

【说文】迎也。

【周礼·春官·中春】龡豳诗以逆暑。

【书·吕𠛬】尔尚敬逆天命。

【春秋·桓八年】祭公来,遂逆王后于纪。 又

【玉篇】度也,谓先事预度之也。

【论语】不逆诈。

【易·说卦】知来者逆,是故易逆数也。 又奏事上书曰逆。

【周礼·天官】宰夫掌叙羣吏之治,以待诸臣之复,万民之逆。

【夏官·太仆】掌诸侯之复逆。

【注】复,谓奏事。逆,谓自下而上曰逆。 又受也。

【仪礼·聘礼】众介皆逆命不辞。

【注】逆犹受也。

【周礼·天官·司书】以逆羣吏之征令。

【注】逆受而钩考之。 又河名。

【书·禹贡】同为逆河,入于海。

【注】言九河合为一,大河逆之而入海也。 又曲逆,地名。

【史记·𨻰平传】封平为曲逆侯。 又叶宜脚切,音虐。

【诗·鲁颂】孔淑不逆,淮夷卒获。获叶音霍。



迎也。

从辵屰聲。

關東曰逆,關西曰迎。


3

①<动>迎;迎接。《国语·晋语》:“吕甥~君于泰。”

【又】迎敌;迎战。《赤壁之战》:“将兵与操并力~操。”
②<动>预先;预料。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恐不任我意,~以煎我怀。”
③<动>不服从;违背。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且以一璧之故~强秦之欢。”
④<名>叛逆;骚乱者。《<指南录>后序》:“数吕师孟叔侄为~。”
【逆计】⒈谋反。⒉预测。
【逆鳞】古谓龙的喉下有逆鳞,如被触摸,则必杀人。后因谓臣下直谏触犯君主为“逆鳞”。
【逆旅】客舍;旅舍。
【逆诈】事先即猜疑别人存心欺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