酷兔词典首页

n.
[繁体]采
[拼音]cǎi
[英文]
picking, collection, gathering

汉语小字典:



(1)摘取。如:“采茶”、“采果实”。
(2)取用、选用。如:“采集”、“采取”、“采纳”、“采行”。
(3)挖取。如:“开采”、“采矿”。

汉语小字典:



(1)神色、风度。如:“风采”、“神采飞扬”、“兴高采烈”。
(2)赞美的呼声。如:“喝采”。
(3)颜色。通“彩”。如:“文采”、“多采多姿”。
(4)摘取、择取。通“采”。如:“采集”、“采摘”、“采风录”。

汉字演化:

'采'字的金文大篆写法
金文大篆
'采'字的小篆写法
小篆
'采'字的隶书写法
隶书
'采'字的楷书繁体写法
楷书繁体
'采'字的楷书简体写法
楷书简体




(寀、埰)
cài
càinoun
采地,古代士大夫的封邑,又叫采邑,食邑,采地 / 大夫有采,以处其子孙。——《礼记·礼运》 / 西采雍梁。——《法言·重黎》。注:“食税也。” / 所谓采者,不得有其土地人民采取其租税耳。字亦作寀。——《公羊传·襄公十五年》注
古九畿之一。如:采圻(采畿。九畿之一)
另见cǎi
Words starting with 采 :
(採)
cǎi
cǎiverb
(会意。从爪从木。甲骨文,上象手,下象树木及其果实。表示以手在树上采摘果实和叶子。本义:用手指或指尖轻轻摘取来)
同本义 / 采,捋取也。——《说文》。字俗作採。 / 参差荇菜,左右采之。——《诗·周南·关雎》 / 采葑采菲,无以下体。——《诗·邶风·谷风》 / 采薇采薇,薇亦作止。——《诗·小雅·采薇》 / 行以肆夏,趋以采荠。——《周礼·乐师》。司农注:“乐名。或曰皆逸诗。” / 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。——晋·陶渊明《饮酒》
又如:采花;采果子;采及葑菲(对别人征求意见时的谦辞)
引申为采集;搜集 / 古有采诗之官。——《汉书·艺文志》
又如:采兰赠药;博采众长;广收薄采;采了200多种矿样;采药;采珍珠;采铁;采金;采气;采油
挑选;采纳 / 纳采。——《仪礼·士昏礼》 / 昏礼始纳采。谓采择其可者也。——《礼记·坊记》注 / 嵘虽位末名卑,而所言或有可采。——《资治通鉴》 / 采上古帝位号,曰皇帝。——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
Words starting with 采 :
Words containing the character 采 :
cǎi
cǎinoun
多色的丝织品。后来写作“綵” / 衣必文采,食必梁肉。——汉·晁错《论贵粟疏》
引申为彩色。后写作“彩” / 抑为采色不足视於目与?——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 / 吾令人望其气,皆为龙虎,成五采。——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
又如:采缯(彩色丝织品);采服(彩色的衣服);采章(绘有彩色图案的旌旗、车舆及服饰)
文章的词藻 / 繁采寡情,味之必厌。——《文心雕龙》
精神上的活力或生气。如:兴高采烈
神色;神态。如:风采
彩头,赌注。如:采头(赌注。采:骰子的点色。掷出得胜的点色,称“得采”、“喝采”)
另见cài
Words starting with 采 :
Words containing the character 采 :



甲骨文 : 字像一个人用手去采摘树上果实或树叶的样子。

本义是「摘取」,引伸为「搜取」。

金文和小篆 : 从「爪」和「木」合成会意字。

标准字形 : 字形与小篆相同。

康熙字典字头:采
康熙字典路径:【酉集下】【釆字部】


【唐韵】仓宰切

【集韵】

【韵会】此宰切,𠀤音采。

【说文】捋取也。

【诗·周南】采采卷耳。

【朱注】采采,非一采也。 又择也。

【礼·昏义】昏礼:纳采、问名、纳吉、纳征、请期。

【释文】采,择也。

【疏】纳采者,谓采择之礼。

【史记·秦始皇纪】采上古帝位号,号曰皇帝。

【班固·西都赋】奚斯鲁颂,同见采于孔氏。 又采色。

【书·益稷】以五采彰施于五色。

【史记·项羽纪】吾令人望其气,皆为龙虎,成五采,此天子气也。 又物采。

【左传·隐五年】取材以章物,采谓之物。

【疏】取鸟兽之材以章明物色,采饰谓之为物。

【文六年】分之采物。

【疏】采物,谓采章物也。 又

【鲁语】天子大采朝日,少采夕月。

【注】大采,衮职也。少采,黼衣也。 又

【左思·蜀都赋】符采彪炳。

【注】符采,玉横文也。 又事也。

【史记·司马相如传】使获耀日月之末光绝炎,以展采错事。

【注】采,官也。展其官职,设厝其事业者也。 又官也。

【书·尧典】帝曰:畴咨若予采。

【传】采,事也。马云:官也。

【礼·明堂位】九采之国。

【疏】各掌当州诸侯之事。 又采地。

【礼·礼运】大夫有采,以处其子孙。

【前汉·地理志】大夫韩武子食采于韩原。 又饰也。

【前汉·严助传】乐失而淫,礼失而采。

【注】如淳曰:采,饰也。师古曰:采者,文过其实。 又墓地。

【扬子·方言】冢,秦晋之闲谓之坟,或谓之采。

【注】古者卿大夫有采地,死葬之,因名。 又风采。

【前汉·霍光金日磾传】政自己出,天下想闻其风采。

【左思·魏都赋】极风采之异观。 又

【诗·秦风】蒹葭采采。

【传】采采,犹萋萋,盛也。 又

【诗·曹风】蜉蝣之翼,采采衣服。

【传】采采,众多也。

【朱注】采采,华饰也。

【谢灵运·缓歌行】采采彤云浮。 又币也。

【史记·周本纪】召公奭赞采。

【注】正义曰:采,币也。又诗篇名。

【礼·玉藻】趋以《采齐》,行以《肆夏》。 又姓。

【风俗通】汉度辽将军采皓。 又地名。

【左传·僖八年】晋里克帅师,败狄于采桑。

【注】平阳北屈县西南有采桑津。 又玉名。

【司马相如·上林赋】晁采、琬琰,和氏出焉。

【注】晁采,玉名。 又木名。

【史记·秦始皇纪】尧舜采椽不刮。

【注】索隐曰:采,木名。卽今之栎木也。 又草名。

【博雅】采,䆃采也。 又

【韵会】

【正韵】𠀤仓代切,音菜。臣食邑。

【周礼·天官·八则注】公卿大夫采邑。音菜。

【孟子·元士受地视子男注】所受采地之制。音菜。

【前汉·食货志注】采,官也。因官食地,故曰采地。 又与菜同。

【周礼·春官·大胥】春入学,舍采合舞。

【注】舍采,谓舞者皆持芬香之采。郑康成曰:舍卽释也,采读为菜。始入学,必舍菜,礼先师也。菜,苹、蘩之属。 又

【五音集韵】子苟切,音走。采取也。
考证:〔

【礼·明堂位】九采之图〕 谨照原文图改国。



捋取也。

从木从爪。


7
cǎi
①<动>摘取。《陌上桑》:“罗敷善蚕桑,~桑城南隅。”《采草药》:“用实者成实时~。”
②<动>采取;选择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~上古帝位号,号曰:‘皇帝’。”
③<名>色彩,又写作“彩”。《鸿门宴》:“吾令人望其气,皆为龙虎,成五~。”
④<名>彩色丝织品。晃错《论贵粟疏》:“衣必文~,食必梁肉。”
⑤<名>文章的词藻。《答韦中立论师道书》:“乃知文者以明道,是固不苟为炳炳烺烺,务~色,夸声音。”
⑥<名>神态。李白《白马篇》:“酒后竞风~,三怀弄宝刀。”
⑦<名>术名。栎木,又叫作柞树。《五蠹》:“茅茨不翦,~椽不斫。”

cài<名>古代卿大夫的封地。《礼记·礼运》:“大夫有~,以处其子孙。”(处:使……居住,安置。)

【采服】1.古九服之一。相传古代京畿以外地区按远近分为九等,叫九服。《周礼·夏官·职方氏》:“乃辨九服之邦国,方千里为王畿,……又其外方五百里曰~。”2.彩色衣服。
【采纳】采取吸收;选用。
【采撷】采摘;采集。王维《相思》:“愿君多~,此物最相思。”
【采薪之忧】疾病的婉辞。《孟子·公孙丑下》:“孟仲子对曰:‘昔者有王命,有~,不能造朝。’”
【采摭】搜集拾取。
【采邑】卿大夫的封邑。《周礼·夏官·司勋》:“郑司农云:不以美田为~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