酷兔词典首页

n.
[繁体]底
[拼音]dǐ
[英文]
bottom base, heart of a matter, ins and outs, end, last, ground, background, foundation

汉语小字典:



(1)物体的最下面部分。如:“盆底”、“杯底”、“鞋底”、“底盘”。
(2)尽头。如:“年底”、“月底”、“巷底”。
(3)事物的根源或内情。如:“底细”、“摸底”、“追根究底”。
(4)基础。如:“底子”、“根底”、“底薪”。
(5)文书的草稿。如:“留底”、“底稿”。
(6)定、终止。如:“大事底定”。

汉字演化:

'底'字的金文大篆写法
金文大篆
'底'字的小篆写法
小篆
'底'字的隶书写法
隶书
'底'字的楷书繁体写法
楷书繁体
'底'字的楷书简体写法
楷书简体




de
de
verb
(形声。从广(yǎn),氐(dǐ)声。本义:止住;停滞)
同本义 / 底,止居也。——《说文》 / 勿使有壅蔽湫底。——《左传·昭公元年》
又 / 底禄以德。 / 有所底止。——《左传·宣公三年》 / 盟以底信。——《左传·昭公十三年》 / 戾久将底。——《国语·晋语》
又如:底止(结局);底着(停滞;滞留);底遏(遏止);底滞(滞留)
隐藏。如:底伏(隐伏)
达到。如:底定(稳定,平定);底豫(由不悦变成欢乐);底平(底定);底成(取得成功)
引致。如:底力(致力;尽力);底服(致使臣服)
磨砺。如:底厉(砥砺。指磨石);底兵(磨砺兵器)
noun
最下面,底端 / 底,一曰下也。——《说文》 / 实惟无底之谷。——《列子·汤问》 / 则言黄泉之底。——《淮南子·脩务》 / 清澈见底。——明·袁宏道《满井游记》 / 全石以为底。——唐·柳宗元《至小丘西小石潭记》
如:鞋底;箱底;桶底。引申为下层,下面。如:底下人(仆役);底土层;底冰
底子;基础。如:底簟(根基,基础);底下书(指学有根底的著作)
草图、草案、草稿、预备性或试验性的略图或文本。如:底样
底细;内情。又如:底里(内幕,内情;详细);底脚(底细;住址);底脚里人儿(内线人物)
引申为尽头;末尾。如:年底;月底;底极(终点;终极)
几何图形的基线或基面。如:圆锥的底
文物,史料,以永久性形式保存下来的证据、知识或资料。如:留个底儿
构成观察或体验事物的背景的那些自然、物理或物质条件。如:白底红花
pronoun
疑问代词。何,什么 / 底处飞双燕,衔泥上药栏。——宋范成大《双燕》
又如:底作(何为,干什么);底事(何事);底物(何物);底处(何处);底许(几许,多少)
指示代词。此,这。如:底事(此事)
adverb
尽;极。如:底发(尽量发出);底烦(愁闷之至)
的确;确实。如:底确(定准)
另见 de
Words starting with 底 :
Words containing the character 底 :



小篆 : 字中的「」部件是形符,「氐」是声符。

标准字形 : 字形与小篆略同。

康熙字典字头:底
康熙字典路径:【寅集下】【广字部】


【唐韵】都礼切

【集韵】

【韵会】

【正韵】典礼切,𠀤音邸。

【说文】山居也。 又

【说文】下也。又

【玉篇】止也。

【尔雅·释诂】底,待也。

【注】止也。

【疏】底者,在物之下,是亦止也。 又

【玉篇】滞也。

【左传·昭元年】勿使有所壅闭湫底。

【注】底,滞也。

【晋语】戾久将底,底箸滞淫。 又

【增韵】器臀也。

【诗·大雅】于橐于囊。

【笺】无底曰橐。有底曰囊。 又文书槀曰底。

【春明退朝录】公家文书稿,中书谓之草,枢密院谓之底,三司谓之检。秘府有梁朝宣底二卷,卽贞明中崇政院书也。 又凡供役使者曰小底。

【晋公谈录】皇城使刘承规,在太祖朝为黄门小底。 又设疑之辞。

【匡谬正俗】俗谓何物为底。此本言何等物,后省何,直云等物耳。应璩诗云:用等谓才学,言用何等才学也。去何言等,其言已旧,今人不详根本,乃作底字,非也。唐人诗多用底字。

【杜甫·寄王陶二少尹诗】文章差底病。

【韩愈·曲江寄白舍人诗】有底忙时不肯来。 又与厎通。

【韵会】厎,通作底。

【诗·小雅】靡所底止。

【传】底,至也。 又与砥通。

【前汉·枚乗传】磨砻底厉。

【注】底,柔石也。 又叶都木切,音啄。

【郭璞·东海外大壑赞】写溢洞穴,暵昏龙烛。爰有天壑,号为无底。


广
山居也。

一曰下也。

从广氐聲。


3

①<名>底部;底面。《小石潭记》:“全石以为~。”
②<名>里面;下面。白居易《琵琶行》:“间关莺语花~当滑,幽咽泉流冰下难。”
③<名>原稿;草稿。如“底本”。
④<名>末尾;尽头。如“年底”。
⑤<动>到;到达。《列子·天瑞》:“~春披裘。”
⑥<动>停滞。柳宗元《天说》:“人之血气败逆壅~。”
⑦<代>何;什么。《乐府诗集·秋歌》:“寒衣尚未了,郎唤侬~为?”
⑧<助>相当于“的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