酷兔词典首页

adj.
[繁体]滑
[拼音]huá
[英文]
comic, comical, slippery, smooth, crafty

汉语小字典:



1.(1)平顺、无阻碍。如:“滑腻”、“光滑”、“滑溜溜”。
(2)溜著走。如:“滑冰”、“滑行”、“滑雪”。
(3)虚浮不实在。如:“浮滑”、“油腔滑调”、“老奸巨滑”、“滑头滑脑”。
(4)滑稽:行为动作可笑有趣。如:“他扮小丑的模样十分滑稽。”
2.滑稽:行为动作可笑有趣。如:“史记.滑稽列传”。

汉字演化:

'滑'字的金文大篆写法
金文大篆
'滑'字的小篆写法
小篆
'滑'字的隶书写法
隶书
'滑'字的楷书繁体写法
楷书繁体
'滑'字的楷书简体写法
楷书简体




huá
huá
光溜,不粗涩:~溜。光~。~润。~利。
在光溜的物体表面上溜动:~冰。~雪。~行。~翔。~梯。~坡。
狡诈,不诚实:~头。狡~。~头~脑。
姓。
huáadjective
(形声。从水,骨声。本义:滑溜,光滑)
同本义 / 间关莺语花底滑。——唐·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 / 道中迷雾冰滑。——清·姚鼐《登泰山记》
又如:滑擦(滑擦擦。形容很光滑);滑出律(形容光滑);滑踏(滑溜;不便行走);滑刺溜(形容非常光滑)
流利;婉转。如:滑辣(形容水响的声音);滑熟(熟练;惯熟);滑怏(形容关系融洽或没隔阂);滑串流口(谓人言词流利便捷)
狡诈;油滑。亦指狡猾的人 / 吏谨将之无铍(pī通披)滑。——《荀子·成相》 / 为人上,操下如束湿薪。滑贼任威。——《史记·酷吏列传·宁成》
又如:滑贼(狡猾狠戾);滑民(狡猾之民);滑人(滑头的人);滑鬼(狡诈或油滑的人)
浮华不实 / 但有时也会使革命精神转成浮滑。——鲁迅《集外集拾遗补编》
huáverb
滑动;滑过 / 间关莺语花底滑。——唐·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 / 道中迷雾冰滑。——清·姚鼐《登泰山记》
又如:滑擦(打滑);滑垒(滑步上垒);滑落;滑了一跤;滑下;滑倒;在错误的道路上越滑越远;滑行;滑雪
huánoun
古时指使菜肴柔滑的作料。亦指使菜肴柔滑。如:滑甘(古时用以给菜肴调味的佐料)
中药。滑石 / 以滑养窍。——《周礼》
中医脉象之一,指脉搏跳动流畅 / 老先生这脉息,右寸略见弦滑。——《儒林外史》
古国名。在今河南 / 灭滑而还。——《左传》
Words starting with 滑 :
Words containing the character 滑 :



小篆 : 「水」是形符,「骨」是声符。

标准字形 : 字形与小篆略同。

康熙字典字头:滑
康熙字典路径:【巳集上】【水字部】


【广韵】

【集韵】

【韵会】

【正韵】𠀤戸八切,音猾。

【说文】利也。

【周礼·天官·食医】调以滑甘。

【疏】滑者,通利往来。所以调和五味。 又澾也。

【杜甫诗】霜浓木石滑。 又州名。

【旧唐书·地理志】滑州,隋东郡,武德元年改为滑州。 又水名。

【山海经】求如之山,滑水出焉。又

【广舆记】滑河,经滑县北而东,滑最大,自洛以西,百水皆会于滑。 又古国名。

【左传·襄二十九年】虞虢焦滑。 又郑地名。

【春秋·庄三年】公次子滑。 又珠名。

【沈怀远·南越志】走珠之次为滑珠。 又姓,汉滑兴。 又

【广韵】

【集韵】

【韵会】

【正韵】𠀤古忽切,音骨。乱也。

【晋语】置不仁以滑其中。 又治也。

【庄子·缮性篇】滑欲于俗思,以求致其明。 又滑稽,谓俳谐也。

【楚辞·卜居】将突梯滑稽如脂如韦。 又混也。

【楚辞·渔父】滑其泥而扬其波。 又与汨同。滑滑,水流貌。

【焦氏·易林】涌泉滑滑。 又

【广韵】戸骨切

【集韵】

【韵会】

【正韵】胡骨切,𠀤音搰。亦乱也。



利也。

从水骨聲。


3
huá
①<形>光滑;滑溜。《登泰山记》:“道中迷雾冰~,磴几不可登。”
②<形>流利;流畅。《琵琶行》:“间关莺语花底~。”
③<名>周代诸侯国,在今河南偃师。《殽之战》:“灭~而还。”
④<形>通“猾”。《史记·宁成传》:“~贼任威。”


①<动>扰乱;乱。《国语·周语下》:“而~夫二川之神,使至于争明。”
②<动>搅浑,混浊。傅玄《重爵禄》:“不知所以致清而求其清,此犹~其源而望其流之洁也。”
③通“汩”,治。《庄子·缮性》:“缮性于俗学,以求复其初;~欲于俗思,以求致其明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