酷兔词典首页

猪排

porp chop

猪排


猪排,又称猪扒,是块状的猪肉,通常是位于近肋骨的猪柳位置。猪排是西餐中最常见的食物之一,烹调方法以煎、炸(吉列)和烧烤为主,有时会佐以白饭成为猪排饭。

zhū pái
猪排zhū pái
大而厚的猪肉片,也指用它做成的菜肴
More about 猪排 characters :


猪排


交通运输词典:

deck girder

医药卫生词典:

智力低下(mental retardation,MR)是发生发育时期内,一般智力功能明显低于同龄水平,同量伴有适应性行为缺陷的一组疾病。智商(IQ)低于人群均值2.0标准差(人群的IQ均值定为100,一个标准差的IQ值为15),一般IQ在70(或75)以下即为智力明显低于平均水平。适应性行为包括个人生活能力和履行社会职责两方面。发育时期一般指18岁以下。智力落后有各种名称。精神病学称为“精神发育迟缓”、“精神发育不全”、“精神缺陷”。教育、心理学称为“智力落后”、“智力缺陷”。儿科学称为“智力低下”、“智能迟缓”、“智力发育障碍”。特殊教育学校称为“弱智”、“智力残疾”。患病率,在我国城市为1%,农村为2~3%,根据1987年残疾人调查公报推算,我国现有智力低下的儿童约1017万人。这不仅给社会、家庭带来一系列的问题,还将影响人口素质。西方医学对此病的治疗迄今仍缺乏良策。



智力低下中医的“痴呆”、“五迟”、“五软”、“惊胎”、“解颅">解颅”等症。中医学对本病的认识,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。如《黄帝内经》有脑髓主神明的说法。而脑髓又由肾所生,所谓“肾生骨髓”(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),“脑为髓海”(《灵枢·海论》)。隋代巢元方《诸病源候论·憎塞侯》中把病因责之先天禀赋不足,后天患病所致,病机为阴阳不和或不足,致使心神悟塞,神识不明。其后,历代医家如钱乙朱丹溪王肯堂、徐春甫等多有论述。徐春甫在《古今医统》中十分清楚地提到父母精血不足、孕期多病、早产、产妇高龄或堕胎不成等与本病密切相关。《小儿卫生总微论方》说:“心气怯者,则性痴而迟语。”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本病的病机。对于有关临床症状,古人也有比较细致的观察。如《婴童百问》中指出:“五软者,……又有口软,则虚舌出口。”颇似伸舌样痴呆。在治疗方面,则多从心、肝、脾、肾四脏着手,但对本病疗效较差,预后不良,古人也颇有同感。如王肯堂在论解颅">解颅时指出:“凡得此疾,不及千日之内,间有数岁者,偶因他疾攻逐,而成废人。”《小儿卫生总微论方》等著作中也一再强调智力低下的儿童治疗困难。


现代中医有关智力低下的治疗,最早的报道见于50年代末,介绍了用针灸治疗流行性“乙脑”及其后遗症的经验。其后,在1963年有报道用中药治疗先天性脑发育不全的儿童27例,结果9括例智力有不同程度的进步,但当时报道未引起广泛的重视。此后10年中,临床资料中断。自1973年到70年代末,陆续才有一些报道见诸于世,其中既有个案报道,也有大样本病例集中观察,这一时期,治疗大多为针灸或针药结合,特别是头针、水针运用较多。80年代以后,应用中药治疗智力低下的文章逐渐增多,治疗主要从补肾、养心、调肝三方面入手,也有用“醒脑开窍”法,辅以活血、化痰、补肾、消积等法治疗“弱智残疾”,疗效颇佳。实践证明,中药、针灸治疗本病,对弱智儿童的学习成绩、语言表达能力等均有明显的提高。就目前水平来看,针灸脑发育不全的有效率为65%左右,而对各类脑炎后遗症可达80%~90%以上,中药治疗智力低下,其有效率可达90%以上。


尽管对重症脑炎后遗症及脑发育不全的疗效尚不十分理想,并且存在疗程长、治愈率低的问题,但总的看来,在改善智力障碍、肢体瘫痪等一些主要症状上,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。尤其是针灸疗法,操作简便,经济安全,而且疗效肯定,对智力低下是一种有价值、有前途的疗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