酷兔词典首页

n.
[繁体]豆
[拼音]dòu
[英文]
legumes, beans

汉语小字典:



(1)古代木制盛食品的器皿。如:“馨香俎豆”。
(2)谷类植物。种类繁多。叶一般由三小叶合成,花为蝶形,实皆结荚。如:“绿豆”、“红豆”、“黄豆”。
(3)豆蔻年华:比喻年轻少女,多指女子十三、四岁的时候。或作“荳蔻年华”。

汉字演化:

'豆'字的金文大篆写法
金文大篆
'豆'字的小篆写法
小篆
'豆'字的楷书繁体写法
楷书繁体
'豆'字的楷书简体写法
楷书简体




(荳)
dòu
dòunoun
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形似高脚盘,或有盖。汉字部首之一,从“豆”的字或与食器有关。或与豆类有关。本义:古代一种盛食物的器皿)
同本义。形似高足盘,或有盖。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出现,盛行于商周时,多陶制,也有青铜制或木制涂漆的。后世也作礼器 / 豆,古食肉器也。——《说文》 / 卬盛于豆。——《诗·大雅·生民》
又 / 于豆于登。 / 笾豆大房。——《诗·鲁颂·閟宫》 / 木豆谓之豆,竹豆谓之笾,瓦豆谓之登。——《尔雅》 / 食一豆肉,中人之食也。——《周礼·考工记》 / 若所市于人者,将以实笾豆奉祭祀、供宾客乎?——明·刘基《卖柑者言》
又如:豆俎(指古代祭祀用的礼器);豆笾(古代宴会和祭祀时盛放食物的器皿。木制的叫豆,竹制的叫笾)
古代容器。亦为容量单位,四升为一豆 / 四升为豆。——《左传·昭公三年》
又如:豆登(古代盛器,亦用作祭器。登似豆而较浅)
“豆”假借为“菽”,豆类植物的总称 / 大儿锄豆溪东,中儿正织鸡笼。——宋·辛弃疾《清平乐·村居》 / 四月时雨降,可种大小豆——后魏·贾思勰《齐民要术·种豆》
又如:扁豆;黑豆;豆觞(豆肉觞酒的简称);豆腐饭(旧称家常便饭);豆腐牌儿(卖豆腐的布招);豆糜(煮豆为粥);豆苗(豆的幼苗);豆剖瓜分(比喻疆土分裂);豆秧(豆的幼苗);豆藤(豆类植物中蔓生种的茎杆)
古代重量单位。十六黍为一豆,六豆为一铢,二十四铢重一两,十六两为一斤 / 十六黍为一豆。——《说苑辨物》
样子像豆的东西。如:豆姑娘(小姑娘);豆火(指火小如豆);土豆;豆肉(指一豆所盛之肉)

Words starting with 豆 :
Words containing the character 豆 :



甲骨和、金文和小篆 : 字像一上有盘下有高圈足的容器,表示盘中所盛之物。

本义是「容量的单位」,引伸为「豆类的植物」。

标准字形 : 字形与小篆相同同。

康熙字典字头:豆
康熙字典路径:【酉集中】【豆字部】
〔古文〕𣅋𤽋𣅣

【唐韵】徒𠋫切

【集韵】

【韵会】

【正韵】大透切,𠀤音窦。

【说文】古食肉器也。

【尔雅·释器】木豆谓之豆。

【书·武成】执豆笾。

【诗·小雅】为豆孔庶。

【公羊传·桓四年】诸侯曷为必田狩。一曰干豆。

【注】豆,祭器,状如镫。

【礼·明堂位】夏后氏以楬豆,殷玉豆,周献豆。

【注】楬,无异物之饰也。献音娑,疏刻之也。又

【礼器】天子之豆二十有六,诸公十有六,诸侯十有二,上大夫八,下大夫六。又

【乡飮酒义】六十者三豆,七十者四豆,八十者五豆,九十者六豆,所以明养老也。

【周礼·冬官考工记】旊人为豆,实三而成觳,崇尺。

【注】崇,高也。豆实四升。

【史记·乐书】簠簋俎豆,礼之器也。 又

【扬子·方言】𨻰、楚、宋、卫谓桮𥯛为豆笼。

【注】盛桮器笼也。

【集韵】或作梪、䇺。 又

【韵略】谷也。

【博雅】大豆,菽也。小豆,荅也。

【周礼·天官·大宰·三农生九谷注】黍、稷、秫、稻、麻、大小豆、大小麦为九谷。

【礼·投壷】壷中实小豆焉,为其矢之跃而出也。

【干宝·晋书】驽马恋栈豆。又

【博雅】天豆,云实也。又巴豆、海红豆,皆药名,出巴蜀。又相思子一名红豆。又土芋一名土豆。皆菽豆别一种也。俗作荳,非。 又

【说苑·辨物篇】十六黍为一豆,六豆为一铢,二十四铢为一两。 又官名。

【南齐书·魏虏传】北魏置九豆和官。 又地名。

【北史·周文帝纪】文帝伐魏,至盘豆,拔之。 又州名。

【唐书·地理志】陇右道有白豆州。 又姓。汉光武时,关内侯豆如意,后魏长广王豆代田。又复姓。北周豆卢宁,本姓慕容氏,归魏,赐姓豆卢氏。又三字姓。北魏次南有纥豆陵氏。 又

【正韵】当口切,音斗。

【玉篇】量名。

【周礼·冬官考工记·梓人】食一豆肉,飮一豆酒。

【注】豆,当为斗。毛居正曰:豆,古斗字。如《左传·昭三年》豆、区、釜、钟之类,当音斗。后人误读为俎豆之豆。斗斛之斗又作㪷,盖讹倂耳。 又

【字汇补】思留切,读作羞。

【周礼·天官·腊人】凡祭祀共豆脯。

【注】脯非豆实,豆当为羞,声之误也。

【释文】豆,音羞。 又

【韵补】叶动五切,音杜。

【柳宗元·牛赋】皮角见用,肩尻莫保。或穿缄縢,或实俎豆。豆叶保,保音补。 又叶田故切,读作渡。

【诗·小雅】傧尔笾豆,飮酒之饫。兄弟旣具,和乐且孺。

【音学五书】豆叶孺。 又山名。

【后汉·郡国志】唐县有都山。一名豆山。今关中人读豆为渡。

【说文】竖、侸、裋皆以豆得声。树字从壴,亦以豆得声。
考证:〔

【书·武成】执笾豆。〕 谨照原文改执豆笾。〔

【礼·明堂位】夏后氏以楬豆,商玉豆,周献豆。〕 谨照原文商改殷。〔

【诗·小雅】傧尔笾豆飮酒之饫。兄弟旣翕,和乐且孺。〕 谨照原文旣翕改旣具。



古食肉器也。

从口,象形。

凡豆之屬皆从豆。


7
dòu
①<名>古代一种盛食物的器皿,形如高脚盘子。《鱼我所欲也》:“一箪食,一~羹,得之则生,弗得则死。”
②<名>豆类植物。曹植《七步诗》:“煮~燃~萁,漉豉以为汁。”
③<量>古代的容量单位,四升为一豆。《左传·昭公三年》:“齐旧四量:~、区、釜、钟。”

【豆羹】⒈一豆之羹,只微少、微细。⒉豆粥。